厦门港港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自然条件优越。地理坐标为 118 ° 04 ′ E , 24 ° 27 ′ N 。港湾外围大小金门等岛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小、不冻不淤。岸线总线 154 公里 ,适于建港的岸线 31 . 6 公里 ;现有锚地面各 18 . 99 平方公里,规划锚地面积 52 平方公里。进港航道全长约 40.3 公里 ,水深达到 -14 米 , 10 万吨级船舶可乘潮出港。 自然条件 ...【展开】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自然条件优越。地理坐标为 118 ° 04 ′ E , 24 ° 27 ′ N 。港湾外围大小金门等岛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小、不冻不淤。岸线总线 154 公里 ,适于建港的岸线 31 . 6 公里 ;现有锚地面各 18 . 99 平方公里,规划锚地面积 52 平方公里。进港航道全长约 40.3 公里 ,水深达到 -14 米 , 10 万吨级船舶可乘潮出港。 自然条件 气温:年平均气温 20.8 °,最高的 7 、 8 月,月平均气温 28.3 °;最低的 2 月份,月平均气温 12.5 °。 交通状况 厦门港拥有便捷的集疏运网络,公路连接全省路网,并通过 319 、 324 国道与全国公路网相连;我国沿海高速公路与厦门港相连;直达码头前沿的铁路专用线通过鹰厦线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距东渡、海沧等主要港区仅半小时车程, 70 多条航线通达世界各主要港口。水运航线可通我国沿海、长江中下游和世界各港,内河可通九龙江干支流和乡镇码头。沿海航线北距上海 561 海里 、福州 201 海里 ;东距台湾省基隆 222 海里 、高雄 165 海里 、台中 130 海里 、澎湖 102 海里 ;南至广州 389 海里 、香港 287 海里 。客运有通过香港、上海、广州、温州、侮口、汕头等航线。 经济腹地 厦门港有厦门市和闽南三角地区为依托,该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率为 41.6 %,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未来 10 年将面向国际市场,逐步形成“贸一工一农”一体的外向型产业结构。 港区泊位 厦门港是一个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大港,由东渡港区、海沧港区、嵩屿港区、东部港区、旅游客运港区组成。目前,全港共有生产性泊位 74 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23 个,最大靠泊能力 10 万吨级,集装箱、石油、煤炭等专用码头一应俱全。到 2005 年,将新建成 10 个深水集装箱泊位和 1 个大型国际邮轮码头,届时,厦门港具备全天候接待第六代集装箱船舶的能力。 港口吞吐量 1998 年,厦门港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 65 万标箱,位居世界集装箱百强港口第 67 位。 2003 年全港货物吞吐量达 3404 万吨;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 233 万休箱,跃升至世界集装箱百强港口第 29 位。 2004 年全港货物吞吐量达 4261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 287 万标箱,名列全国第 7 位,预计世界排名可望进人 25 名。预计到 2005 年厦门港货物吞吐量将达 4500 万吨,柒装箱吞吐量将超过 350 万标箱;到 2010 年厦门港货物吞吐量将达 8000 万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 800 万标箱,跨入世界大港行列。 1997 年年初,交通部确定厦门为海峡两岸试点直航口岸,当年 4 月 19 日厦门首开至台湾高雄的集装箱班轮;转运航线,结束了两岸将近半个世纪互无商船往来的历史。到 2000 年底,厦门港试点直航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90.93 万标箱,占祖国大陆试点直航吞吐总量 70% 以上,初步显示了厦门港对台航运的特殊区位优势。 港口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完成“九五”跨“十五” 12 个泊位的续建(万吨级以上 7 个),新增年设计货物吞吐能力 395 万吨。“十五”新开工建设 11 个泊位(万吨级以上 9 个),新增年设计货物吞吐能力 930 万吨;建成厦门湾 10 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使水深达到 -14 米 。厦门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原厦门港务局所属企业的基础上组建的一家大型国有港口企业。于 1998 年 6 月 18 日 正式成立。